AOA体育元旦连接着岁末和年初,是个物理意义上的“重新开始”,总会引人生发一番总结和展望。
尤其是对记者而言,我们的工作成果一目了然,周而复始地用每一篇稿件,反映过去这一年的经济和社会现实——最简单的检阅方法就是在其供职媒体网站上打开个人主页,笔迹即足迹。
对即将过去的2023年,我很难用“时间飞逝”来形容它。我相信,对多数房地产行业的参与者而言,“难熬”仍是主基调,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开发商、建筑公司等上下游企业、房产中介、金融机构、住房与土地端监管部门等。
在某些节点,例如楼市小阳春过后的第二季度、7—8月的淡季、略显萧瑟的“金九银十”,以及冲刺年关的第四季度,不少地产人都感慨:2023年快翻页吧。但时间的流逝并不因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,何况他们的业绩进度还差一大截。
上半年,各行各业的复苏牵动人心。被那三年憋坏了的人们争相出门,市区路况红得发紫,大小餐馆门口都排起了号,有的人还堵在去露营的路上。那时候,我的报道主要是楼市复苏虚实,翻一翻2023年2AOA体育、3月份的房地产从业者朋友圈:看房客摩肩接踵,销控表盖满“售罄”印戳,深夜“累并快乐着”的文字下总是钉着售楼处定位。
这是久违的盛况,也是短暂的高光。从3月下旬开始,市场再度转冷AOA体育,小阳春降温之快,超出了开发商们的想象,他们原本还想靠烘托气氛、涨价逼定等手段和购房者打心理战。随后,降价开始了,继而出现老业主发难和监管部门叫停降价的新闻。
在3月初的稿件《楼市回暖真相:俏也要争春 竞把春来报》里,我们较早地提示小阳春成色不足的信号;而在5月的《悬崖之上 楼市问底》《惠州楼盘大降价调查》中,一系列数据和采访表明:探底两年有余的楼市在接收了一系列松绑政策后,不仅未能实现有效的反弹,反而有再次滑向悬崖边缘的趋势AOA体育。这是过去二三十年的无数个地产周期中不曾出现的现象。
与此同时,楼市和土地端政策的调整也是报道的主要方向,这里可以梳理出一条时间线月监管层提出“保持定力”,四字箴言按住了在放松调控上蠢蠢欲动的一线城市,其中一个理由是担忧北上广深对周边城市过度虹吸;
7月底,中央政治局定调“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”,多个城市获准自主调节楼市“四限”政策;很快,取消或放宽限购、降首付比例、降新房和存量房贷利率、降税费等多部门组合拳连续出击。
唯独一线城市被特殊加试,这些城市的负责部门早早备好了政策工具箱,只等一个首肯。(《一线楼市调控优化为何迟迟未至》)直到9月20日,广州率先鸣枪,成为首个放松限购的一线城市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至今尚执行较严格的限购政策,但四个一次城市在降首付、降房贷利率以及普宅线调整上都已经做出行动。
10月,我们独家发布《自然资源部发文建议取消地价上限》,目前除北京、上海外,几乎所有城市均已执行。
楼市较为低迷的同时,土地端频见数十家房企抢地的新闻。地价触顶后转为摇号的规则下,投拓们除了算账、看地,还会穿上全套红色的衣服袜子,或是在参拍时带上印有“大吉大利”的袋子,或是放上一份香蕉橙子寓意“成交”。
投拓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又有谁看到?他们还踏遍了雍和宫、潭柘寺、普陀寺、五台山、九华山等全国名寺,祈盼多一份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好运。(《拿地前,你拜的哪路神仙
》)当然也不能只依赖玄学,他们全国遍寻“马甲”,为的是增大摇中好地的机率。
到了第四季度,连央企也变得谨慎起来,拜神的频率也有所降低:求什么呀?兜里没有钱了,后市不明朗,再看看吧。开发商和购房者说着同样的话。
这一年,规模化的房产中介公司不再随意公布市场成交数据,或炒作市场情绪。12月底,我问一家头部房产中介相关负责人:新政后的北京楼市成交情况如何?他欲言又止,只是做了个简单的类比——2023年12月,北京一二手房成交量和2022年同期几乎持平AOA体育,那是疫情防控全面放开的第一个月。
除了市场,房地产行业近两年的缩表出清过程中,产生了一系列衍生问题,如烂尾楼纾困和保交楼、爆雷房企债务重组、地产人寻出路等,也是我的重点选题。
从2022年7月AOA体育,针对烂尾楼的断贷潮在全国蔓延,央地政府出台多项保交楼措施,释放超5000亿元的保交楼专项借款。“保交楼”成为房企、建设单位、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核心任务,甚至成为了最高层会议的重要议题。
一年后的2023年6月,我通过半个月的实地调研,最后在《保交楼这一年》里呈现了以郑州、昆明、贵阳等城市为代表的保交楼困局,以及在《为什么银行不愿做保交楼配套融资》进一步还原了商业银行对投入资金到停工烂尾项目的顾虑。
不可否认,数千亿专项借款让众多项目得以复工、交付。部分一二线城市的项目凭借自身资产价值,辅以金融机构和AMC、纾困资金、地方政府的助力,有较大自救和盘活的空间。但仍有一部分难啃的“骨头”,或因争取不到纾困资金,或因债权人多方拉锯,或因商业银行配套资金到位难,或因企业缺乏运营资金,长期出于板结状态。害怕买到烂尾楼的购房者不敢走进民营房企的售楼处,开发商们只能把最基本的“能交付”作为一大宣传卖点。
几乎和房地产行业同频共振的物业行业,多家物企面临着资本热潮退去、民营地产母公司出险、新增开发规模见顶后的多重压力。《物业还是一门好生意吗?万字报告透视物企2022》将50余份年报的数据进行横向、纵向对比,看到了行业的几大共性症结,也看到了还在逆势增长的少数。
代建行业成为新的期待。无论是开发近两年囤滞在国企城投手上的存量地块,还是参与出险房企的项目纾困和资产盘活,代建——这个在过去几年鲜有资本和企业关注的房地产多元化业务,突然被推到镁光灯之下。我们推出甲方乙方系列专题,深度专访了绿城管理、金地管理、旭辉建管、朗诗绿色管理等公司管理层,听他们讲述“乙方”的故事。
到了2023年第四季度,多个中央高层会议频提“三大工程”,分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,被认为是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。10月,我们报道了《独家 中国将推动新一轮“房改”》《每年拉动近万亿级投资,新城中村改造来了》等,并将持续跟进后续落地进展。
过去这一年的行业调整,考验着每一个行业主体的韧性和耐力,到这时候,大家不再把比拼产品力、服务力当成口号——在过去的地产黄金时代、白银时代,大多数开发商确实没有动力。到了黑铁时代,尤其是新房改背景下,好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仅是开发商的护城河,也是他们生存的根基。
以上是一个地产记者作为记录者,对2023年工作的总结;也是作为旁观者,对过去一年房地产行业的观察。
岁末,一场“今冬最强寒潮”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,对房地产行业来说,目前可能也是至冷时刻,但我坚信,“新”年与“旧”岁如期轮转,熬过这个冬天,总会有新的生机迸发出来,被淘汰的旧模式留在昨日,新的秩序和机会还有待更坚韧的市场主体去探索。而对中国经济而言,房地产“一业独大”局面的改观,有助于更多有活力、有潜力的行业共同站上舞台中央。